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外地在渝分支機構:
根據《重慶市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行業課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協會組織了2022年課題申報評審工作,經材料審核、征求意見、集中討論、投票表決等程序,共確立2022年行業立項課題7項,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組織
各項課題由行業主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行業專業人員組成課題組,完成課題的設計、調研和分析,撰寫課題報告。
課題一:聯合監管下注冊會計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課題負責人:唐語
課題組成員:唐語、王琳、徐暢、楊陽、鐘丹、楊光、鄧新艷、楊興龍
課題研究方向:通過研究重慶市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現狀,以聯合監管的視角切入,深入分析當前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執業質量、職業道德、內控建設管理、行業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著力引導行業樹立質量為上的執業理念,推動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進而構建起嚴密有力的財會監督體系,提升行業治理效能。
課題二: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川渝聯合課題)
課題負責人:王仁平
重慶課題組成員:王琳、徐暢、王長勇、羅俊、袁丁
四川課題組成員:唐琳、牟秉忠、王仁平、何均、蔣凱、唐雪松
課題研究方向:以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評價相關理論為基礎,總結近年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情況,在川渝地區開展實務調查研究,分析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的主要因素,構建科學的、可操作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評價體系,引導會計師事務所誠信執業、高質量執業,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
課題三:企業實質合并重整過程中的財稅問題研究
課題負責人:張軍
課題組成員:張軍、彭云川、陳燕、梁紅
課題研究方向:破產企業實質合并重整的業務實踐視角,就合并范圍內關聯方債權債務消滅、出資人權益調整、業務剝離路徑、債務清償主體負擔、重組利得確認時點、孳息損益列支、虧損彌補轉移等方面存在的財稅問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本課題旨在幫助管理人或債務人提前對重整過程中涉及的財稅問題障礙進行預判,更好的指導其編制重整計劃草案和落地執行。
課題四: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對注冊會計師審計影響研究
課題負責人:王章禮
課題組成員:王章禮、楊朝玉
課題研究方向:在全電發票的廣泛運用背景下,傳統審計方法會存在哪些問題、面臨哪些挑戰,審計方法與策略需做出何種調整,都需要前瞻性去需求解決之道。本課題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視角,就全電發票對審計的影響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應對之策和解決之道,以更好促進注冊會計師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公眾利益、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課題五:心智模型在預算績效評價過程中的應用研究
課題負責人:盧秋平
課題組成員:盧秋平、傅世青、王榮華、孫巍、周文華、王瑜洋、李欣懋
課題研究方向:預算績效管理的業務實踐視角,將心智模型與預算績效方法、政策、理論等內容進行融合。通過案例的形式,將模型框架下研究的績效評價方法應用于具體業務實踐,為三方機構在績效管理服務過程中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從而幫助行業提高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服務水平,為預算績效管理及國家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參考與借鑒。
課題六:非上市小股權公允價值估值實務研究
課題負責人:熊永柯
課題組成員:熊永柯、龍明、周軍、魏敏、李晶、湯勇
課題研究方向:通過對相關會計準則、評估準則、指引的研究,對各種估值方法的應用條件進行梳理,對估值思路及過程進行研究,主要通過公允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在評估時需考慮的差異、公允價值獲取層級對評估方法選擇的影響、以及在有限條件下采用何種評估方法對其公允價值進行合理估計等3個方面進行探索,以期完善對非上市小股權公允價值估值操作實務流程、不同條件下估值方法選取依據。
課題七:基于深度學習的碳排放權價值評估研究
課題負責人:石慧
課題組成員:石慧、劉新、張曉杰、劉婷婷
課題研究方向:在助力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合理評估碳排放權價值是確保碳排放市場有效運行的基石。本課題將大數據和大規模計算相結合的深度學習法理論,通過抽象出非線性特征并分析數據內在聯系,有效解決影響因素復雜的問題,達到改良傳統評估方法的目的,最終構建碳排放權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評估模型,提高碳排放權評估的精確性和合理性。
二、課題驗收
課題一計劃結題時間為2023年6月30日,課題二至七計劃結題時間為2022年11月30日。屆時課題由協會秘書處組織行業相關專業人士及相關領域專家進行驗收評審,對于通過驗收的課題予以結題。未能通過驗收的課題,應在1個月內予以補充完善,并再次提交驗收評審,如仍不能通過驗收,該課題不予結題。
三、課題經費
課題經費暫定為每項3-5萬元,由課題組自行安排使用。課題經費分兩次撥付,每次50%,分別在本文件發布后和課題通過評審后一周內撥付。
重慶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重慶市資產評估協會
2022年6月16日
